fc2ブログ

恐怖的多重面相。平山夢明《獨白的向麥卡托投影地圖》

UniversalTransverseMercator.jpg 

本書的日文原名為《独白するユニバーサル横メルカトル》,是在2007年版的「這本推理很害!」高居第一的短篇集,其中的同名短篇也拿下了2006年的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短篇獎。雖然如此,本書可是貨真價實的恐怖小。(爆)

有了獎項與排行榜的加持,作者平山夢明於近幾年急速竄紅,不過他寫恐怖小已經有好些年了,從1993年起就加入了竹書房的《「超」恐怖故事》執筆團隊,開始寫些怪談實錄之類的東西,之後也將寫作領域拓展到都市傳、科幻驚悚一類,是在恐怖小領域相當廣的作家,也培養了一些固定的讀者群。著名的日本推理迷taipeimonochrome似乎就是他的忠實讀者。

從這本《獨白的向麥卡托投影地圖》就可以看出他的恐怖寫作領域之廣。該書收錄了八篇短篇,每篇的風格差異甚大,有些口味還相當「特別」,如果想一口氣讀完,得做好被前後的轉變給弄得暈頭轉向的心理準備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スポンサーサイト



綿羊們的87分局。萊奧妮‧史汪《綿羊偵探團》之大推薦

Glennkill.jpg 

有幸掛名這本書的推薦,但若只是掛名,感覺有些不勞而獲。既然拿了別人的書,好歹還是寫一篇(由衷的)推薦文章吧。

這本書真的很好看,不過跟我一開始的期待不太一樣。我原本以為會是像鳥飼否宇《昆蟲偵探》那樣,從生物學的觀點切入,以綿羊的世界構成的推理小。結果翻開第一頁就知道完全不是這樣:命案的死者是人──綿羊牧場的主人喬治‧格倫,倒在堆放乾草的倉庫旁,身上插著一支鐵鍬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聲音與回憶的衝擊。喬‧希爾《心形盒》

HeartShapedBox.jpg 

我想,作者喬‧希爾應該會很喜歡我這個讀者吧,畢竟我對其父史蒂芬‧金的風格完全不熟,完全沒有可供比較的材料。,那就別提他老爸吧。

《心形盒》由於在氣氛營造、場景白描、人物情境與夢境處理上的細膩,使得劇情相對地簡單:一位過氣的搖滾樂團吉他手裘,某日接受他助理的提議,買下拍賣網站上的一件色西裝,而賣家還危言聳聽地,買了西裝,也等於買下她父親的鬼魂。

結果西裝包在一個色的心形盒裡送來,鬼魂也開始纏上他們作祟。鬼的真實身分是裘曾經交往過的哥女郎的繼父,賣家則是姐姐,她宣稱妹妹被裘甩了之後就割腕自殺,而過世的繼父正是要找他復仇。於是,裘和他現任的哥女友便與鬼魂展開一場「浴血」之戰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棋局與佈局的雙重Bravo!北村《盤上之敵》

Banjou.jpg 

看到書名,會讓我聯想到昆恩的《另一邊的玩家》(日譯:《盤面の敵》)。翻開目錄,會發現兩作也同樣在章節名稱上,利用西洋棋局比擬劇情發展,然而,北村卻更進一步,將對立的二元用更為具體的象徵物來表示──代表惡,善則是白,男與女分別是掌握棋局生死的國王,以及最強棋子皇后。

讓我們看看本作的敘事結構:首先是國王──石割強治登場,挾持了正想開車去獵鴨的章一郎,作者也在章節末了暗示接下來的不幸發展。敵方現身後,我方的白國王──末永純一與白皇后──友貴子開始輪流和讀者對話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另一個世界的斬戮殺伐,不朽的傑作。山口雅也《活屍之死》

DeathOfTheLivingDead.jpg 

「阿~汰汰汰汰汰汰汰汰……你已經死了。」

──健四郎,《北斗神拳》

 

一部作品要成為「里程碑」,沒有革命性的元素是不行的,如將不可能犯罪擴展到長篇架構的《弓區大謎案》,貫徹邏輯解謎思考的《毒巧克力命案》,以及利用怪奇建築物本身作為詭計一環的《斜屋犯罪》等等。諸如此類的作品,都具有不僅讓讀者「耳目一新」,更能使後輩「起而效尤」的成分在。

依我看來,山口雅也的《活屍之死》正是足以成為「里程碑」,甚至很難超越的不朽傑作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主義宣揚的承先啟後。島田莊司《異位》,兼談御手洗系列中期的創作觀

Atopos.jpg 

《水晶金字塔》的變本加版,島田中期作品的最高峰。

島田莊司的作品(尤其是御手洗與吉敷兩大系列)無庸置疑地,按照創作年代來讀會比較好──這麼不僅是有關角色的成長,與人物關係的演進,就連島田本人寫作意圖的脈絡,都能有較為通盤、具體的了解。

也因此,《異位》若沒有放在島田的創作年表上,或至少置於御手洗年代的時間軸來審視的話,讀者得到的,將不會是對故事時空壯大的驚嘆,而只是對一部冗長、結構失衡,只注重解謎的巨篇作品感到不耐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荒謬劇之腦筋急轉彎。西澤保彥《她死去的那一晚》

TheNightSheDied.jpg 

雖作為「匠與高千」系列的第二作,本作在系列時間軸無疑是居於「首部曲」的位置。首作《解體諸因》在系列的地位較像是一個引子,功能在於用許多破碎的短篇,讓每個系列角色──匠仔、高千、漂撇、小兔、小池先生(保)等人登場,之後再用每個長篇為系列的時間軸展延出各個時期的故事。

《她死去的那一晚》是匠仔大二時期的案件:家教甚嚴的同學濱口美緒──綽號小閨──努力服雙親,終於獲准前往美國佛羅里達州旅行,沒想到出發前一晚,從餞別會回來的小閨回家後,發現家中有具不知名的女性屍體。她立刻打電話給男性友人岩仔,請他開車來把屍體帶出去丟棄,並以死相逼──因為如果出了亂子,她夢寐以求的旅行,離父母掌控的機會就飛了。這起誤導警方的鬧劇,最後竟演變成難以想像的結果……

続きを読む »

小作品是大作家的起跑點。東野圭吾《十一字殺人》

ElevenWords.jpg 

大師的解謎創作原點。

以現在的標準來看,《十一字殺人》的劇情幾乎沒什麼特別:一位女性推理作家透過編輯友人萩尾冬子的介紹,結識自由作家川津雅之,兩人經過兩個月的交往,川津某日對她:「我被上了,好像有人想殺了我。」之後果然發現他死於東京灣。女主角藉著許多線索,逐一掌握川津生前的人際關係,並得知他的死應該和過去的一宗遊艇船難有關,繼續追下去之後,發現隱藏在過去事件的重大秘密……

本作雖以解謎為主軸,但沒有任何驚天動地的大詭計,女主角案的方式也像是社會派的警察小,靠著雙奔走找尋線索,雖後半段出現了「不在場證明」謎團,手法卻也極其簡單,案情推論的過程僅憑臆測,結局的意外性也只能是普通。放在今日的推理書市去檢視,頂多歸類在「小品」等級,與其他令人目眩神迷的新本格作品兩相比較,光芒更顯黯淡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歡迎來到魔幻寫實的美麗世界。櫻庭一樹《赤朽葉家的傳說》

Akakuchibake.jpg 

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大概是腐爛的紅葉如鐵的熔漿一般,「嘩啦啦」落下來的那幾幕吧。

讀本書之前,我沒有讀過馬奎斯的《百年孤寂》,對拉丁美洲「魔幻寫實主義」的瞭解程度也趨近於零。讀過後,當下只覺得《赤朽葉》算是好看、且「沒有那麼厚重」的大河小,不過為了瞭解櫻庭一樹的寫作企圖,我還是上網看了一些資料,試圖瞭解究竟何謂「魔幻寫實」。

結果,總算能抓到一些讀重點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淡漠是半個死亡。伊坂幸太郎《死神的精確度》

AccuracyOfDeath.jpg 

人生的話題有許多種,光「死亡」就是一項大哉問。有云:「死有重於泰山,有輕如鴻毛。」有曰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有:「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毀滅,而是換個地方。」有述:「希望是半個生命,淡漠是半個死亡。」

死神則:「死亡,不過是份決策的工作。」

妙就妙在這裡,「死」對人類而言是何等人生大事,但對於《死神的精確度》的主角金城武……噢不,千葉來,不過只是作個「認可」或「放行」的決定而已──更諷刺的是,我們還能從他的詞中揣測到一點,那就是沒幾個死神會在這個決策上花太多時間考慮。

続きを読む »

俺,一個獨立的個體

猫聖代/寵物先生

猫聖代/寵物先生
推理、電影、相川七
懷舊事物與日常謎團的追求者
嚮往偽工程師與玩樂家的二重生活

凡夫俗子的胡思亂想
千言萬語的人們
封裝帶走的文字串
每個蘿蔔都有蘿蔔坑
在大海裡撈一根針
愛串聯的頭版標題
通往羅馬的條條大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