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怖的多重面相。平山夢明《獨白的向麥卡托投影地圖》

本書的日文原名為《独白するユニバーサル横メルカトル》,是在2007年版的「這本推理很害!」高居第一的短篇集,其中的同名短篇也拿下了2006年的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短篇獎。雖然如此,本書可是貨真價實的恐怖小說。(爆)
有了獎項與排行榜的加持,作者平山夢明於近幾年急速竄紅,不過他寫恐怖小說已經有好些年了,從1993年起就加入了竹書房的《「超」恐怖故事》執筆團隊,開始寫些怪談實錄之類的東西,之後也將寫作領域拓展到都市傳說、科幻驚悚一類,是在恐怖小說領域相當廣的作家,也培養了一些固定的讀者群。著名的日本推理迷taipeimonochrome似乎就是他的忠實讀者。
從這本《獨白的向麥卡托投影地圖》就可以看出他的恐怖寫作領域之廣。該書收錄了八篇短篇,每篇的風格差異甚大,有些口味還相當「特別」,如果想一口氣讀完,得做好被前後的轉變給弄得暈頭轉向的心理準備。
綿羊們的87分局。萊奧妮‧史汪《綿羊偵探團》之大推薦

有幸掛名這本書的推薦,但若只是掛名,感覺有些不勞而獲。既然拿了別人的書,好歹還是寫一篇(由衷的)推薦文章吧。
這本書真的很好看,不過跟我一開始的期待不太一樣。我原本以為會是像鳥飼否宇《昆蟲偵探》那樣,從生物學的觀點切入,以綿羊的世界構成的推理小說。結果翻開第一頁就知道完全不是這樣:命案的死者是人──綿羊牧場的主人喬治‧格倫,倒在堆放乾草的倉庫旁,身上插著一支鐵鍬。
聲音與回憶的衝擊。喬‧希爾《心形盒》
棋局與佈局的雙重Bravo!北村《盤上之敵》
另一個世界的斬戮殺伐,不朽的傑作。山口雅也《活屍之死》
主義宣揚的承先啟後。島田莊司《異位》,兼談御手洗系列中期的創作觀
荒謬劇之腦筋急轉彎。西澤保彥《她死去的那一晚》

雖作為「匠與高千」系列的第二作,本作在系列時間軸無疑是居於「首部曲」的位置。首作《解體諸因》在系列的地位較像是一個引子,功能在於用許多破碎的短篇,讓每個系列角色──匠仔、高千、漂撇、小兔、小池先生(保彥)等人登場,之後再用每個長篇為系列的時間軸展延出各個時期的故事。
《她死去的那一晚》是匠仔大二時期的案件:家教甚嚴的同學濱口美緒──綽號小閨──努力說服雙親,終於獲准前往美國佛羅里達州旅行,沒想到出發前一晚,從餞別會回來的小閨回家後,發現家中有具不知名的女性屍體。她立刻打電話給男性友人岩仔,請他開車來把屍體帶出去丟棄,並以死相逼──因為如果出了亂子,她夢寐以求的旅行,脫離父母掌控的機會就飛了。這起誤導警方的鬧劇,最後竟演變成難以想像的結果……
小作品是大作家的起跑點。東野圭吾《十一字殺人》

大師的解謎創作原點。
以現在的標準來看,《十一字殺人》的劇情幾乎沒什麼特別:一位女性推理作家透過編輯友人萩尾冬子的介紹,結識自由作家川津雅之,兩人經過兩個月的交往,川津某日對她說:「我被盯上了,好像有人想殺了我。」之後果然發現他死於東京灣。女主角藉著許多線索,逐一掌握川津生前的人際關係,並得知他的死應該和過去的一宗遊艇船難有關,繼續追查下去之後,發現隱藏在過去事件的重大秘密……
本作雖以解謎為主軸,但沒有任何驚天動地的大詭計,女主角查案的方式也像是社會派的警察小說,靠著雙腳奔走找尋線索,雖說後半段出現了「不在場證明」謎團,手法卻也極其簡單,案情推論的過程僅憑臆測,結局的意外性也只能說是普通。放在今日的推理書市去檢視,頂多歸類在「小品」等級,與其他令人目眩神迷的新本格作品兩相比較,光芒更顯黯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