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c2ブログ

山歷經十五年才出版處女作,伊坂你沒問題的啦。山秀夫《羅蘋計畫》

Rupin.jpg 

限時破案+青春推理,還有中盤之後的連續轉折,真的是樂性滿點的作品!

署長後閑耕造在尾牙宴會時,接到來自本廳的命令,有人密報十五年前的高中女教師自殺案,與三名學生的「亞森羅蘋計畫」有密切關連,要求該署與本廳合作出真相。於是十五年前的學生們──喜多芳夫、龍見讓二郎、橘宗一相繼被強制帶往署裡偵訊,在問案的過程中,過去的校園生活與以考卷為目的的「羅蘋計畫」開始逐漸被回想,該案的其他關係人也陸續浮上檯面。然而,案件發生在十五年前,距離謀殺罪的追溯時效只剩廿四小時的時間,本廳最優秀的調小組「溝呂木班」是否能順利找出兇手並逮捕、起訴?

故事由兩條敘事線組成:十五年前的計畫回想,與十五年後溝呂木班的調。一開始著重在喜多的回憶情節,甘甜與苦澀的氛圍交相襲來,考卷團隊的設定除了不良少年外,竟然還是妹控(喜多)、御姐控(龍見)與城府深(橘)的三人組合,也出現了性感女教師、人緣差女教師、熱血體育老師、怪老頭化學老師與討人厭校長等人物,活脫脫就是青春、校園推理的設定。由於一開始都著重在這條敘事線上面,讀過之前所有山作品的我不禁想大喊:「這不是山秀夫,這不是山秀夫!」

這當然還是山秀夫──只是換了點料。

關鍵詞「追溯時效」替本作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。最大的用處即是將案件導向「限時破案」的劇情模式,一般而言「限時破案」在推理小的用處有二:一、加劇情緊張的程度,藉由期限的不斷逼近讓讀者屏息。二、可以排除某些較為耗時的程序(如鑑定、解剖等),達成線索隱藏、或誤導的作用。

在我看來,本作是徹底利用了第一點,但也徹底捨棄了第二點。從命案關係人的偵訊、鑑識結果的收集,以及線索的整理、思考,在這每一步的過程中,作者都不忘提醒我們還有多少時間、再過幾個小時或幾分鐘時效就要到了云云,「製造緊張」的意圖自不待言。然而,除了「限時破案」外,案件其實還加上了「年代久遠」這項更為不利的因素,使得線索的蒐集更顯困難,更遑論推理、舉證了。

但讀過之後就會發現:喜多那令人訝異的清晰回想(竟然連誰在何時跌了一跤都記得)、過於好運的人物與證物搜尋(如橘的發現過程與保險箱指紋的採集),其實已經將線索補得相當完整,「限時破案」中經常出現的線索不足情況,在本作中並不明顯。還有,最後一小時那極度壓縮時間的「真兇」大逆轉,容易造成一股非現實感。「怎麼可能蒐證會如此清楚,如此迅速?」但大眾小多少會犧牲合理性,這在成就極度樂性之餘是可以接受的。

十五年前的回憶片段,警察辦案的部分開始可以看到山秀夫一貫的風格──各具特色的刑警刻劃,以及那用寥寥數語便可切中要點的一筆入魂技巧。劇情進入第七章之前,共犯的那一句話力道猶甚,清楚透露出友情之間那微妙的羈絆、糾葛與心牽扯,真的很哀傷,只用一兩句話就可以達成這種效果。至今讀過的作品之中,也唯有山秀夫能如此。

最後,我不禁想盛讚這部作品在日本出版的時機真是太妙了。原作《ルパンの消息》在1991年得到第九屆山多利推理大獎佳作後,竟到了2005年才由光文社出版單行本。完稿後經歷十五年的時間得以出版,正好與故事中的「十五年追溯時效」有了奇妙的呼應,不管是從作家的創作軌跡角度看,或是從行銷噱頭的角度看,都是別有「用處」的一個巧合。



   ルパンの消息 / 横山 秀夫 by taipeimonochrome
   和緩與緊湊的共存──讀山秀夫的《羅蘋計畫》 by 城堡岩鎮長
   2005年《羅蘋計畫》 by 呂仁
   青春命運推理劇場,山秀夫《羅蘋計畫》 by 上川森
   十五年後的葛尼瑪:羅蘋計畫/山秀夫 by 路那
   迫在眉睫的時時刻刻,「羅蘋計畫」 by 栞
スポンサーサイト



COMMENTS

科科,果然是妹控、御姐控和…(我覺得橘是冥想大師耶。XD)的青春故事啊(噗)。

山歷經十五年才出版的處女作?
作品是關於十五年前的高中女教師自殺案?
等待十五年是故意的嗎?

To 阿森:
老實說我一直很想給橘冠上XX控的稱號,
可是這麼一來就爆雷了啊啊啊啊啊!

To dc:
呵呵,我想應該不是故意的吧。
不過經歷了十五年那麼久才出版,
或許跟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要求,也有些關係呢。

哈,沒看到你的文章,我還沒特別意識到「蘿莉控」、「御姊控」的有趣巧合(其實是作者故意的?)

倒是你想給橘冠上什麼控啊?超好奇的,請偷偷告訴我吧!XD

就……

跟橘那個秘密有關,私下再告訴妳好了。XD

COMMENT FORM

管理者にだけ表示を許可する

TRACKBACK


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 (FC2 blog user only!)

俺,一個獨立的個體

猫聖代/寵物先生

猫聖代/寵物先生
推理、電影、相川七
懷舊事物與日常謎團的追求者
嚮往偽工程師與玩樂家的二重生活

凡夫俗子的胡思亂想
千言萬語的人們
封裝帶走的文字串
每個蘿蔔都有蘿蔔坑
在大海裡撈一根針
愛串聯的頭版標題
通往羅馬的條條大道